推廣課程與客家新興議題

歡迎世代共融、地域振興、弱勢關懷、客家生態聚落、永續發展等有志個人或團體提案新創實驗性客家議題之課程,發展屬於臺北都會客家的新藍圖。

客家技藝傳承

工藝從日常生活而來,我們希望汲取現代職人的經驗,對各種可行的材料進行加工與處理,且扣合客家原鄉的手作精神,建構一套創新的「做工的藝術」,並藉此傳遞地方生活美學思維,實驗出一件件具特色的作品,體會客家經典技藝的魅力。

客家跨域共學

跨領域、跨年齡共學成為當代趨勢,當代媒材在現代的創作與設計中,表現在生活器具、建築風格、影像作品、展場規劃等,每位創作者迥異的敘事手法,豐富了再詮釋過後的面貌;我們希望可以加上「社區」的草根養分,讓客家文化藝術進入社區,使各年齡層學習客家文化常民智慧結合多種類的媒材,共同解構到結構,促成客家世代對話。

客家表演藝術

客家戲曲在臺灣戲曲史中占有一定的價值,對臺灣客家文化的意義也是無法取代。客家山歌是一門非常精彩的民間藝術,現代客家流行樂曲更是關心環境和自然議題,臺北客家書院以此種精神為典範冀創造客家表演藝術新的敘事風格及內涵,融合傳統習俗、風土與智慧,融合時下潮流樂曲和新型態表演藝術,讓民眾學習客家表演藝術。

 

本中心的推動核心場域位於臺北市中正區,與大安區、萬華區等區域相鄰,是原鄉客家人進入臺北城扎根的地方,擁有著許多客家胼手胝足的開墾故事,也留下不少客家的語言文化脈絡。我們希望能發掘這些內容,並與全臺灣客家原鄉的語言文化相應,試圖探究都會客家的演變與傳承,以建構客語學習系統,傳承客家文化之內涵,共譜出都會與原鄉的客家文化光譜。

舉辦各式實驗工作坊。

與台北市的里辦公處、非營利政府組織、各社區大學等單位,合作開立1學分18小時至3學分54小時的課程,以建立連貫的策略聯盟,開展多處點狀式學習分部。